寫這篇系列文時,一直在思考著到底要用【行銷】還是【設計】作為標題!?
這原本只是一個同學的生活筆記作業,我從旁給予想法以及文字的協助。有趣的是,這整個過程中讓我重新去思考旅行的意義與紀念品對消費者、旅者的內涵。所以,後來決定應該歸於【設計】。
誠如文章標題:跟著沙子看澎湖。希望藉由來自澎湖本島的12處沙灘,其相對應的地理位置、人文歷史背景,以及旅者本身在這島上的故事,來讓其他人從不同的角度,【看】這個美麗的離島。
No.1「村後必有古城」- 城前村沙灘
這是我與老媽「作業旅行」的第一站,由於城前村海岸線成凹形,現今村民多利用內海之利,養殖牡蠣。
難得回到澎湖,我開著車,老媽看著車窗外的海岸邊哼唱著歌,眼角餘光瞥見老媽不復青春的容顏,但她在我心中的樣子,仍是如此靜美。到現在我獨自在台北求學,仍不時掛念著我,擔心課業有沒有顧好、工作有沒有做好、在外頭吃不吃的飽、在家睡不睡的好。原來,我就像她懸在心上的琴弦。
在沙灘上遇見了幾個老村民,跟我講了個關於城前村的故事。老村民說,明朝時,荷蘭人登陸澎湖後在此地造城,爾後與明軍在此對峙。然而近年的考古學者發現,其實古城遺址這附近一顆造城石塊都挖不到!
「怎麼可能會一個石塊都挖不到?」我驚訝地問。村民說,因為當時的荷蘭軍隊並不是用石塊造成,而是用類似大型帳篷的概念,築一個臨時的「城堡」,軍隊移防或撤退時,可以立即拆卸或是直接燒燬。
No.2 「沙礫的本質」- 岐頭村沙灘
離開了城前村,我與老媽繼續了咱們的「公路之旅」,約莫十幾分鐘後,我們抵達了岐頭村。在澎湖,凡是半島地形都叫頭,如西嶼鄉合界村古代就叫「合界頭」。文獻記載先民取「岐頭」作地名,是根據地形,從白沙鄉公路向東方「岐」(岔)出一條小路,延伸到白沙島最東端的半島,就叫做「岐頭」。
和老媽並肩坐在沙灘上,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,看著腳下的沙子才驚覺,這裡沙子的顆粒與城前村不同,城前村是偏咖啡的細沙,而岐頭村沙灘則是一粒粒的小細沙。也許人生就是這樣,在遇到岔路時,選擇不同的道路會有不同的際遇與樣貌,唯一不會變的,則是自身所擁有的本質。離開澎湖後,展轉住過高雄、台北,生活隨著不同的城市有所變化,打扮以及談吐隨著年紀增長而有所不同,然而唯一不變的,是對父母親以及家鄉的思念。
對了,岐頭村有個特色,台灣省水產試驗所澎湖分所就設在那裡,澎湖的沿海養殖魚苗,幾乎都是由澎湖分所研究孵化供應的。